
本文来源于力场作者:Jack Gao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随着各大公链主网的上线,公链赛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包括以太坊、EOS、TRON、Ontology本体、Qtum量子链、Stellar恒星、Cosmos等新老公链。
近期,Fox.ONE发布了其对于区块链的评级报告,而本体公链的评分进入了前五名。它通过以下五个维度对项目进行评估:团队稳健度、研发活跃度、开发者吸引力、开发者流行度和技术原创性。

Ontology本体创始人李俊认为,公链评价分成两个层级,即基础设施对各种行业应用支持的广度和成熟度。
- 广度,是指这个体系是否能支持不同种类的行业应用。比如说有些简单的DApp可以跑,但是对于复杂的商业流程,特别是在涉及到和实体法律体系和商业模式集成的情况下,一些链就很难支持。
- 成熟度,指有了更广度的支持模块,比如分布式ID、分布式数据、分布式信息交换,这些协议的标准化程度、健壮性和成熟度。在底层设施方面,满足不同场景的可扩展性要求,比如分片、跨链、多层等等,是否能更完整的综合性支持。在生态方面,生态治理理念是不是稳定成熟,而不是仅仅通过市场运营和热度运营来扩展。另外,有没有自己核心清晰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拓展这一战略方向的核心推动力量很重要。好的公链体系,应是核心推动力量和分布式社区扩展的结合产物。
公链之我见
多多赞同以上观点,由于每个人认知不同,心中对公链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我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 安全性和可靠性。区块链作为一个金融属性很强的领域,安全性和可靠性做为一个基础保障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否则谁敢来玩。
- 技术优势。公链赛道上竞争如此的激列,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优势。
- 灵活性和可拓展性。一个面向应用的公有链,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才能将不同的点加进来。
- 激励机制。公链既然是分布式,那就是需要集众人之力来共同搭建,这就需要一个激励机制,对于早期的贡献者,完全可以和主团队一起享受长久的分润,或者根据贡献大小来给予一次性奖励,这是必须要的,集众人之力是很有必要的。

本体的优势
多多认为,本体具有但不限于以上优势。
- 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本体中,提出包括身份标识协议、多维实体认证协议、用户授权协议、分布式数据交换协议等一系列的协议标准。各类协议的实现都兼容了国内外主要的协议标准和体系,数字签名协议同时支持多种安全算法。
- 技术优势。本体是全球首个提出分布式链网体系的基础性平台,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跨链的公有链测试已经上线,成为在可扩展性、稳定性和性能各维度上最全面的公有链(分片、Layer 2、高性能链网、去中心化存储)。
- 灵活性和可拓展性。支持基于dBFT共识协议和可验证随机函数VRF的增强版本共识引擎OCE,实现了近乎无限的可扩展性,生成几乎不会分叉的区块链网络,并且同时支持可插拔共识算法,可快速切换为其他共识算法,如DBFT、RBFT或定制的PoW等。
- 激励机制。为了更好得建设多样性生态、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扩大社区规模、推动生态繁荣发展,本体提出了“文艺复兴计划”——凡是开发出可在本体主网上运行的健康化Dapp的开发者及团队,均会享有来自本体公链的激励。
总结
本体致力于构建一个跨链、跨系统、跨行业、跨应用和跨终端的分布式信任生态。本体定位于信任的底层价值通道,通过底层的协议支持,串联各数据主体与信息主体,形成多维的场景支持,由此逐步构建基于可信实体与数据的信任生态。可以说本体是史上最牛逼的区块链项目了,它的理想非常远大,如果能够顺利落地,想象空间也是巨大的。
更多好文详见力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