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小柚财经: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进入6月以来,乙二醇新增供应逐步落地,卫星石化当前已稳定开工;浙石化二期80万吨装置已有聚酯级合格品产出;湖北三宁60万吨的煤化工装置也于本周三顺利产出优等品;7月份还有古雷石化70万吨装置计划投产。受新增装置陆续开车的影响,6月乙二醇价格一直偏弱运行。但从中线看,目前乙二醇港口库存偏低,行业生产亏损,在油价偏强震荡的背景下,利润继续压缩空间有限。

  煤制供应存在变数,累库可能不及预期

  近期存量煤制乙二醇装置检修规模有扩大趋势。由于最近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检查趋严,煤炭供给短期难有起色,煤价迅速抬升,煤制乙二醇装置已处于深度亏损状态。在产装置中,新疆天盈15万吨、河南永城两套共40万吨、安徽红四方30万吨及阳煤寿阳20万吨共计105万吨装置在6月份停车检修。另外,煤炭资源紧张已经影响到部分装置的原料供应,黔希煤化工30万吨装置5月初停车检修,原计划6月重启,现暂时取消重启,新疆天业60万吨装置也因原料短缺可能于本周停车检修,两套装置占煤化工产能的14%。预计至月底,煤制开工率有望由月初的52.43%降至38%左右。按照以上的装置检修动态测算,6月份煤制乙二醇的产量将降至25万吨左右,比3月份的上半年最高水平下降7万多吨。考虑到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煤炭市场紧张的局面暂时难有缓解,后市能否因原料短缺或者价格过高影响其他煤化工装置的生产以及检修装置的重启是否会大面积推迟,值得进一步关注。

《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存量煤制乙二醇装置供应减量的同时,几套新装置的供应在增长,粗略估计,如果下半月能顺利提升负荷,浙石化和湖北三宁两套装置的供应增量在3万吨以上,将部分抵消煤化工产出的下降。另外,近期港口到货量已经明显回升,最近两周的到港预报均在15万吨以上。因此,煤化工的供应下降,导致6月份的累库量低于预期,但预计累库的结果不受影响。

  港口库存依旧偏低,价格维持宽幅震荡

  乙二醇累库预期正在兑现,但库存偏低的现状尚未改变。截至本周一,华东主港地区MEG港口库存约59.2万吨附近,环比上周增加2.1万吨,港口库存绝对值依旧处于历史低位,周度库存消费比只有1.55,意味着华东港口库存量仅相当于10天左右的乙二醇消费量。低库存下价格依旧具有弹性。

《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淡季消费下滑不明显,旺季预期支撑市场

  6月份已经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季,但从下游各环节的开工情况看,淡季消费下滑并不明显。其中聚酯开工率依旧维持在91%左右的高位,比上半年最高点下降约3个百分点,加弹开工率在94%附近平稳,仅比上半年高点回落1个百分点,江浙织机负荷81%,相比年初89%的高点有明显回落,但依旧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涤纶长丝保持促销价下的间歇式集中采购模式不变,长丝库存压力较5月份高位有所缓解,行业利润在近期有所改善。考虑亚洲部分国家因疫情导致的订单内流,海外疫情好转带来的消费恢复及下半年国内纺织服装需求的旺季,下游有望在旺季到来之前迎来回暖。重点需要关注聚酯工厂的库存拐点。

《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事件直击 | 煤制装置降负荷 乙二醇强现实向弱预期缓慢切换》

  整体来看,随着国内新装置的投产及进口的恢复,6月乙二醇累库预期正在兑现,近期基差有所走弱。但受煤炭供应紧张影响,煤化工市场供应减量,导致累库量可能会低于预期。受供应增长影响,乙二醇价格偏弱运行。但原油及煤炭价格偏强运行,MEG各工艺路线均有成本支撑,另外港口库存偏低的现状尚未有改变,乙二醇的价格弹性尚未消失。因此,乙二醇利润压缩空间不大继续被动跟随成本运行,保持中线维持宽幅震荡的判断,重点关注煤炭市场的供应变化是否会对煤化工市场带来更深的影响。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赞